智慧公园
大舟新智智慧公园整体解决方案

一、方案背景与目标
在 “全民健身” 国家战略与城市智慧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,传统公园已难以满足市民对个性化运动、沉浸式体验及精细化服务的需求。大舟新智依托股东企业在科技研发与生产制造的双重优势,以 “AI + 文旅 + 健身” 为核心,打造智慧公园解决方案,旨在将公园升级为集 “运动健身、休闲娱乐、智慧服务、生态监测” 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空间,同时助力下沉市场挖掘智慧文旅与全民健身的潜在价值。
二、核心功能模块
(一)智慧步道系统(核心运动场景)
智慧步道是智慧公园的核心运动载体,通过 AI 硬件与数据平台联动,为用户提供全流程运动监测与互动体验,具体功能如下:
运动数据实时追踪:用户无需下载 APP,通过人脸识别或扫码即可绑定个人账号,运动过程中,步道沿途的智能感应设备(如毫米波雷达、红外传感器)可实时捕捉步数、心率、配速、卡路里消耗等数据,并通过步道旁的 LED 大屏或个人手机端同步显示(例:实时显示 “当前步数:12500 步 | 心率:120 次 / 分 | 卡路里消耗:480 大卡”)。
个性化运动挑战:系统定期推出 “今日步数挑战”“月度里程赛” 等活动,用户可自主参与,完成挑战后可获得电子勋章或公园周边商户优惠券,提升运动积极性;同时支持自定义运动目标(如 “30 分钟健走计划”),系统会实时提醒目标进度。
人流密度提示:步道入口及关键节点的大屏实时显示各路段人流密度(如 “东段步道人流较少,推荐前往”“西段步道当前拥挤,建议绕行”),引导用户错峰运动,提升安全与体验感。
免费充电服务:步道旁设置太阳能智能充电椅,支持 USB、无线充电两种模式,用户运动休息时可免费为手机、运动手环等设备充电,解决户外用电痛点。

智慧步道效果示意图
(二)智能生态监测系统(环境安全保障)
依托物联网技术,对公园生态环境与安全状态进行 24 小时监测,为市民提供安全、健康的户外活动环境:
空气质量实时监测:在公园制高点及人流密集区部署空气质量传感器,实时采集 PM2.5、负氧离子浓度、温度、湿度等数据(例:显示 “当前空气质量:优 | PM2.5:15μg/m³ | 负氧离子:15943 个 /cm³”),数据同步至公园管理平台及市民端,若指标异常(如 PM2.5 超标),系统自动推送预警信息。
安全隐患智能预警:通过 AI 摄像头识别危险行为(如翻越护栏、水域靠近、烟火隐患),一旦发现异常,立即向公园安保人员发送定位预警;同时在园区坡道、台阶等区域设置智能防滑监测设备,雨雪天气自动触发地面 LED 警示灯(如 “地面湿滑,请注意安全”)。
生态数据可视化:公园管理平台将每日 / 每月的环境数据生成可视化报表(如 “月度平均负氧离子浓度趋势图”“降雨后 PM2.5 变化曲线”),为公园生态维护(如绿植养护、洒水计划)提供数据支撑。

生态监测设备示意图
(三)AI 互动娱乐系统(休闲体验升级)
结合 “AI + 文旅” 理念,打造沉浸式互动场景,吸引年轻群体及家庭用户,提升公园趣味性:
AI 虚拟文旅体验:在公园核心休闲区设置 “虚拟导游亭”,用户通过大屏互动,可体验 “历史场景重现”(如公园所在区域的老照片 AR 复原)、“虚拟动植物科普”(如扫描绿植即可显示物种名称、生长习性的 AI 讲解),兼具娱乐性与科普性。
智能互动设施:部署 AI 互动健身器材(如智能太极推手、AI棋盘),用户运动时,设备通过传感器捕捉动作轨迹,AI 系统实时纠正动作规范(如 “太极推手力度过轻,建议增加发力”);同时设置 “声控互动喷泉”,用户通过 voice 指令(如 “开启彩虹模式”“加大水流”)控制喷泉效果,适合亲子互动。
夜间智慧照明:采用 AI 感应路灯,根据人流密度自动调节亮度(如无人时段保持 30% 亮度节能,有人时段提升至 100% 亮度);部分区域设置 “光影互动步道”,用户踩踏时地面会触发彩色光影效果(如踩出花瓣、音符图案),打造夜间网红打卡点。

AI 互动娱乐场景示意图
(四)智慧服务系统(便民与管理双重优化)
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服务资源,同时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、为管理方提供高效工具:
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:开发 “智慧公园” 微信小程序,集成四大功能:
公园导览:提供实时导航(如 “从入口到儿童乐园,步行 5 分钟”)、设施查询(如 “附近 50 米有免费充电椅,当前可用”);
预约服务:支持公园内运动场地(如羽毛球馆)、科普活动(如 “周末 AI 昆虫科普课”)的在线预约;
紧急求助:用户遇到突发情况(如身体不适),可点击小程序 “一键求助”,系统自动推送用户定位至公园医务室及安保中心;
反馈建议:市民可在线提交对公园服务的建议(如 “建议增加健身器材”),管理方可实时查看并回复。
精细化管理平台:为公园管理方提供后台管理系统,功能包括:
设备管理:实时监控智慧步道、充电设备、照明系统等硬件的运行状态,出现故障自动报警(如 “3 号充电椅充电模块故障,需维修”);
客流分析:通过 AI 摄像头统计实时客流、高峰时段、用户画像(如 “周末 10:00-16:00 为客流高峰,20-35 岁年轻群体占比 45%”),为运营策略调整提供依据;
能耗管理:对太阳能充电设备、智能照明等能耗进行统计,生成节能报告(如 “本月智能路灯较传统路灯节能 30%”),降低公园运营成本。
三、硬件与技术支撑
(一)核心 AI + 硬件清单

(二)核心技术架构
AI 技术:应用人脸识别(用户身份绑定)、行为识别(危险行为预警、动作纠正)、数据挖掘(用户运动习惯分析、客流画像);
物联网(IoT):实现硬件设备(传感器、充电椅、路灯)的互联互通,实时采集与传输数据;
大数据:构建用户运动数据库与公园管理数据库,支撑个性化服务与精细化运营;
太阳能供电:部分硬件(充电椅、路灯)采用太阳能供电,契合绿色生态公园理念,降低能耗成本。
四、方案优势
全场景覆盖:兼顾 “运动健身、休闲娱乐、生态安全、便民服务” 四大核心需求,满足不同年龄段用户(老年群体健身、年轻群体互动、亲子家庭娱乐)的使用场景;
技术与落地结合:依托股东企业(徽马科技、速成科技)的生产制造能力,硬件设备具备高稳定性与性价比,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(如根据公园规模调整步道长度、硬件数量);
下沉市场适配:方案成本可控,功能聚焦 “刚需 + 高频”(如免费充电、基础运动监测),符合下沉市场用户需求,同时助力三四线城市提升公共空间智慧化水平;
政策契合度高:响应 “全民健身”“城市更新”“数字中国” 等政策导向,易获得地方政府文旅、体育部门的项目支持。
五、实施与服务
项目实施流程:
需求调研:实地考察公园场地,明确用户规模、核心需求;
方案定制:根据调研结果调整硬件配置、功能模块;
硬件安装与调试:由专业团队负责设备安装、网络搭建与系统测试;
人员培训:为公园管理方提供后台操作、设备维护培训;
上线运营:系统正式上线后,提供 1 个月试运行跟踪服务。
硬件质保:核心设备提供 1 年免费质保,质保期内免费维修或更换;
软件更新:定期为小程序、管理平台推送功能更新与漏洞修复;



